宿迁大桥:宛若银河挂彩虹-环球热资讯
来源:速新闻     时间:2023-05-24 18:54:47

雄伟壮观的京杭大运河宿迁大桥,是京杭大运河宿迁段上的地标性建筑,是宿迁人的骄傲,也是宿迁城市的象征。如果你白天站在航行在京杭大运河的船只上,会远远看到一道长桥横亘在京杭大运河之上,用一条“彩绸”将美丽的京杭大运河两岸连接在一起。如果在夜间漫步于京杭大运河两岸,会看到一道绚丽多姿的“彩虹”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之上。宿迁大桥连接着古老的运河两岸,宛如一条历史红线,连接着宿迁的过去和现在。  

宿迁大桥夜景

宿迁大桥西起宿城区运河路,横贯京杭大运河,东至宿豫区金沙江路。来到大桥之上,只见大桥西首直插云霄的红色“门”形主塔,犹如一道红色“凯旋门”般壮观。塔顶上写有红色的“宿迁大桥”四个大字,无论车辆、行人,都从这“凯旋门”通过。“门”形主塔连接着64根斜拉巨型钢索,支撑着大桥的重量,晚上与景观灯交相辉映,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大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,桥面宽阔平坦,汽车行驶在上面,感觉舒缓、安全,即使是上下班时间,也不会太拥堵。骑行的人也不吃力,过了“凯旋门”,桥栏坚固美观,既不太高,不会遮挡行人视野,也不太低,确保行人安全。人行道高于中间机动车道,行人走在上面,没有压抑感,十分舒适,可眺望波光粼粼的京杭大运河和南来北往的船只。桥栏分段设置圆形图案,上有精选的国学文化经典格言,散步的人可以一边欣赏京杭大运河的美景,一边浏览学习国学格言。既有警示教育作用,又有文化启迪,来回一趟走下来,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,带给你信心和向上的力量。

至东西引桥处,两边都有带栏杆的阶梯通到桥下,供人们步行上下桥。来到桥底,真是一个别有洞天的场景,宽阔的桥下原来是一块长长的、宽宽的娱乐大厅,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四根圆形大柱支撑巨型桥体。从河边到桥尾,每个活动区域都设置了休息长椅、打牌下棋的桌子、凳子,每个区域都有老年人在全神贯注地下棋、打牌。早晚时间有跳集体舞的,有打太极拳的,有引吭高歌的。夏季到来,这里凉爽舒适,众多市民来这儿锻炼身体,不亦乐乎,可以说宿迁大桥成了宿迁人的“幸福桥”。

记者来到桥下,听到几个老者聊起了宿迁大桥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
老家住在宿城区龙河镇的徐先生对宿迁大桥情有独钟。年近花甲的他还在念初中时,随母亲来城里办事,回去的时候他向母亲提了一个要求,到运河大桥上看看京杭大运河。母亲和他一起步行走上了当时的运河大桥中间,第一次看着长长的水泥桥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,看着水波荡漾的京杭大运河由近向远处流去,看着那拉着长笛的船队缓缓航行,既感到新奇,也感到震撼。

老桥资料图

多年后,他从部队转业在京杭大运河东岸的化肥厂职工院内安了家,在京杭大运河东岸的宿豫区工作,对运河大桥就更熟悉了。他时常在运河大桥上散步,没事的时候就走到运河边,看着那彩虹般跨度很大的弧形桥身,深深地被它折服,并为能生活在运河大桥旁感到欣慰无比。

老桥(俗称一号桥),建成于1976年12月,桥总长635.24米,桥面净宽10米,其中车行道8米,两侧人行道2米。作为连接运河两岸的主要通道,老桥多年超负荷使用,桥梁主体结构严重损坏。加上不满足二级航道通航标准,老桥曾多次被过往船只撞击桥墩、拱肋。2008年8月,经有关部门检测,老桥被鉴定为严重危桥,需拆除重建。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2009年初,宿迁有关部门对老桥进行封闭,禁止通行,并启动了拆除程序。在实施老桥拆除的同时,同步开展新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。2009年12月23日,举行大桥开工典礼。2010年2月,新大桥正式施工。2011年6月3日,大桥边跨合龙。2011年9月26日,大桥实现主跨合龙,同年10月底大桥完成主体建设任务,包括标志、标线、绿化景观、照明等附属工程,同年11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。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宿迁大桥。

京杭大运河从北向南进入宿迁市,经城区,由西北转向东南,状若弯弓,蜿蜒而过。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上的宿迁大桥,见证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宿迁大桥托起了广大市民的生计,既沟通了京杭大运河两岸,也承载着宿迁人民奋斗的历史。

雄伟气派的宿迁大桥展现在京杭大运河之上,让宿迁人感到自豪。它是故乡的风物,依托文化,化解乡愁。月是故乡明,情是家乡浓。如今的宿迁大桥以乡情乡愁为纽带,让人常挂心间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